早前在某機構嬰幼兒睡眠訓練課程中,發生了一件令人遺憾的事情。一位媽媽為了訓練3個月大的女兒獨立練習趴睡,不幸導致孩子窒息身亡。
這個消息讓人感到痛心,但由於不了解相關課程的內容與細節,也不便就此作評論。受此課題觸動,想在此跟大家分享和探討:在孩子0-3歲這個階段,他們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是甚麼。
「我不知道自己的存在」
普遍家長都希望早日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同時也藉此讓自己早一點脫身。但是0-1歲這一階段,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關鍵的。這個時期的他們,其實根本就不知道有「自己」的存在。
此時的孩子處於「依賴期」,即一種依賴型的生存模式。他們的大腦裡面沒有「我」這個概念,所以他們在這個階段,最需要的是有一個「主要照顧者」在身邊,以滿足他們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當孩子餓了或需要幫助時,會作出一些反應讓主要照顧者知道,這樣就能形成一種良好的互動關係——「我有需求,你來滿足我」。這種「需求得到滿足」的狀態,對一個孩子而言舉足輕重。
孩子的生理需要
當一個孩子剛出生時,他們的生存環境從媽媽的肚子,轉變為這個陌生的世界,對他們來說是很不適應的。就好像我們作為大人,當自己從一個很熟悉的地方,去到一個陌生的城市時,也會突然間有一種空虛和不安感來襲,孩子也是如此。
如果有一個很熟悉的人夠時時給予孩子溫暖,特別是媽媽給予的溫暖,對孩子的成長實在不可或缺。在懷胎十月的過程中,孩子早已經習慣媽媽的味道和溫暖,孩子對媽媽是很熟悉及滿有安全感的。
當孩子出生後,若媽媽能給予孩子充分的關愛和接觸,對一個孩子去適應出生帶來的不確定性具深遠的正面影響。
所以,我們經常鼓勵剛誕下寶寶的媽媽,多與孩子進行一些接觸跟互動,讓他們能夠有安全感,還有就是盡量母乳餵養。這兩點都可讓孩子跟媽媽有足夠的親密接觸,讓孩子的生理需求得到滿足。
孩子的心理需要
很多家長以為解決孩子的生理需要後,讓他們獨立便可解決很多事情。但事實並非如此。
孩子除了生理需要外,還有心理需要。根據心理學家愛利克‧艾瑞克森和弗洛伊德的分析,0-1歲的孩子正處於依賴期,這時期是孩子非常「本我」的一個階段。簡單來說就是,此時候的孩子是情緒主導的,當孩子有開心的情緒,他的感覺是滿足和安穩的,就會更有能力去探索這個世界。故此,媽媽對孩子關注與否,足以影響孩子未來如何看待這個世界。
倘若媽媽與孩子有足夠的接觸,給他很多的溫暖,就能協助孩子建立安全感。當孩子這種無形的、安穩的安全感被滿足時,他在未來將更有能力去關注別人的需求。
反之,若然媽媽只想讓孩子早一點獨立,反會讓孩子從小缺乏安全感,導致他往後的人際關係,以及對陌生的環境,產生強烈與莫名空虛感和不確定性。
我們常看到有些孩子去到陌生的環境,見到一些陌生人時,會渾身不自在,不知道如何與別人打開話題,也不知道怎麼去適應這個環境,這都是由於孩子從小沒得到足夠的安全感所導致的。
為甚麼有些孩子哭得這麼悲慘?
那為甚麼孩子會經常哭呢?其實這也是他們學習的一種重要表現。如今很多家長都以為把孩子放在一張床裡就搞定了,然後就去忙自己的事情。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為甚麼以前的爸爸媽媽常常以背帶背著孩子?這種長期接觸父母身體的感受,能讓孩子有一種很安穩的感覺,重要性如前述般,不在此贅。
我們希望家長能多與孩子作親密的接觸,不要總是把孩子自己扔在床上,因為這會讓孩子覺得:
「原來我笑咪咪時,是沒有人來關注我的,只有大哭的時候才能換來關注。」
有一些媽媽還會認為「哭」可訓練孩子的心肺功能,非要孩子哭得撕心裂肺才會去關注他。這樣一來,孩子就會認為自己一定要做出這些行為才能引來成人關注。孩子不懂怎判斷哪些行為是正面,哪些是負面的,他們只知道甚麼行為對自己最有幫助,於是到最後就是越哭越厲害,聲嘶力竭地哀哭,漸漸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你協助孩子,以後孩子就懂協助他人
總括而言,在孩子的嬰兒期,需要家長幫助孩子建立以下兩項心理關注:
第一,建立對外界關係的連接。家長對孩子的接觸和關愛,會影響孩子未來怎樣看待世界。
第二,建立孩子內在安穩的安全感。如果家長能夠充分地關注孩子的需求,讓孩子感受到這個世界是有人來關懷自己的,他有需求時,是會有人會來幫助自己;這樣以後當別人有需要時,他也會去幫助別人,這就是「同理心」建立的進程。
與其花費金錢和精力去訓練一些不符合孩子年齡發展的技能,倒不如好好學習一些兒童心理學的知識和理論,更準確地認識孩子的身心需要,這不但能逐步建立孩子正向的品德,還能輔助自己做一個輕鬆快樂的家長。
作者簡介:梁辰民
- 正向家長教育推動者、正向家長學院聯合創辦人、正向管理學院營運總監。
- 香港兒童基金會名譽顧問、香港正面管教協會創辦人。
- 美國正面管教協會家長及學校雙證講師、「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認證講師。
- 家庭生活易 (ESDlife) 專欄專家,ViuTV 《親子理財工作坊》專家主持。
- 兩名孩子的爸爸,又名「辰民爸爸」,一直致力推動家長教育及正向教育。有近10年心理輔導經驗,幫助超過33,000+ 家庭和160+ 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