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善待他人是一種能力:四天體驗活動感受「同理」的力量|《點解生命研究所》

「同理心」是怎樣的心?
「同理心」有何重要性?
「同理心」應如何培養?
「同理心」的對象是誰?
「同理心」在此時此刻此境,有甚麼時代意義?

聖公會置富始南小學,特地安排了四天日子不上課,跟全級四年級學生進行以「同理」為主題的敘事體驗活動。活動的目標是希望帶出——每個人心中都有把鎖,只有找到合適的鑰匙才能開啟別人的心窗。而「同理心」正正就是那把能開啟別人心窗的鑰匙。因此,學生化身為「同理掌匙人」,身懷一枝名為「『同理』啱Key」的鑰匙,學習以「同理心」來換位思考、身同感受,並善待他人。在活動最後一天,現場多位孩子不住流淚,場面感人。

「同理心」有甚麼時代意義?

蘇詠思校長與學生一起體驗同理心的力量

在停課及網課不斷的「新常態」學習模式下,學校原本的課時已相當緊迫,但校方仍特地騰空四天時間,讓學生進行生命教育體驗活動。蘇詠思校長有這樣的理念:

「在疫症下,的確有很多限制,然而孩子困在家中學習多時,缺乏群體生活,因此看到疫情稍有放緩時,學校很想盡量為他們預備一些生命教育的體驗,並於日常課堂及生活中應用出來。在這個時代下,抓緊機會跟學生分享能促進人際互動、關懷他人的同理心教育,實在刻不容緩。」

至於挑選四年級的原因,蘇校長說,學校一直也有「大手牽小手」計劃,即高小學生會與初小學生進行配對,高年級的師兄師姐會透過不同的活動,協助低年級的師弟師妹投入校園生活,雙方共建友誼,締造校園關愛文化。

「四年級的同學將會成為領袖去幫助師弟及師妹,故此是時候好好裝備他們。能真正幫助別人,首先需要理解別人的需要,代入其角色,這樣的幫助才會持久有效。」

學校輔導主任趙慧思姑娘認同說,

「當學生能夠同理他人,往往也能跟別人進行有效的溝通。疫症的緣故下,學生少了很多與人實體互動的機會,所以裝備孩子有同理他人的能力,形同促進他們的人際相處及溝通。」

校方的活動口號是:「We Care, We Share」,因為願意以「同理心」去「Care」他人,他人也較容易打開心扉地「Share」。

甚麼是「同理心」?

生命教育機構 (Why Not Education) 總監林秋霞老師在四天活動期間帶領學生體驗同理心

與學校協作及推動此教育實踐的生命教育機構 (Why Not Education) 總監林秋霞老師表示,

「四天後,學生能掌握同理心是:一起『同』行、『理』解對方、用『心』代入。能貼地的與人『同』行,少不了『先理解』、『後代入』對方的將心比心及設身處地。因此,『同理心』其實帶有濃厚的利他精神。」

「『同情』是思考對方當下的感受,並產生關心的情緒 (惻隱之心),但不會產生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比較抽離。『同理』是思考假如我是他,會是怎樣的感受 (感同身受),再反饋給對方的一種能力,能產生人與人之間的連結。」

林老師補充說,透過戲劇體驗,讓學生探索「同情」與「同理」的不同,他們能指出:「同情」與「同理」同樣重要,但程度上有所不同;先有「同情」,再有「同理」;有「同情」,不一定能「同理」;「同理」,不等於「同意」;「同理」是既理解,又能代入別人的處境及感受。

如何對別人有「同理心」?

學校輔導主任趙慧思姑娘跟學生分享兒時不被同理的經歷

美國心理學家丹尼爾‧高曼 (Daniel Goleman) 指出,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是以同理心為基礎,可從三個原則為出發點,分別是「察覺他人需要」、「關心對方的看法」,以及「協助他人發展」。透過這些原則可有效了解他人觀點,繼而認知別人情緒與回應對方的感受,也同步提高個人的同理心。

四天活動期間,學校從一套講述被欺凌的電影說起,跟學生探討「同理心」的重要,並以敘事體驗的方式,讓他們自主探索「同理心」的定義及意義。對小學生而言,把「同理心」由抽象概念,化作具體態度及行動,尤為重要。老師運用三個表情公仔 (Emoji) 及動作來教導學生「同理三部曲」,亦以身體六個部位來呈現「同理心」。學生在第四天,能靈活應用這些技巧於日常生活個案中。

林秋霞老師指出,

「同理心在生活中俯拾皆是,被『同理』的對象可以是人、動物、大自然。以四個問題,啟發學生從平日發生的大小事情中,發現『同理心』。誰『同理』誰?理解對方甚麼?用心感受了甚麼?如何同行幫助對方?」

學生踴躍作答,並能從老師舉出的反面例子中,分辨哪些是「同理心」,哪些不是「同理心」,甚至哪些是「無情心」。

不被同理的經歷

小四學生主動表達對同理心的看法

「聽得懂」,不等於「懂得聽」。前者是聽懂對方傳達的內容,後者是聽得出話中的弦外之音。蘇詠思校長認為「同理心」的第一步是「理解」,而「理解」的重要元素是「聆聽」。

「我們期望學生能專注聆聽別人的話,然後才回饋對方,不用急不及待地回應。」

問及蘇校長,當不開心、難過時,最不想聽到甚麼說話。

「我最不想聽到的是『呢個世界係咁㗎啦,人人都係咁㗎喎。』」

她解釋說這些話讓她有不被同理的感受,覺得對方未能看見她的努力,而且也覺得這種說法較「認命」、不夠積極,未能鼓勵自己振作。至於當不開心、難過時,最想聽到的說話是「我明白你的感受,知道你已經盡了力。」她說這些話讓她感到溫暖,並感到被理解——理解她已盡力付出。

蘇校長亦分享自己一度未能「同理」女兒的經歷。她指作為母親,對於自己的女兒,通常也會較為著緊,故在女兒小時候,較看重其學習狀況,不知不覺變得上心及緊張。有一次,女兒不懂做功課,學習速度比想像中慢。蘇校長當時覺得是否因為她不專心所致,但看著女兒,她明明已經很專心。校長坦言自己理解不到、代入不到女兒,因此不明瞭為甚麼她會做不到。

女兒不被媽媽理解自己的困難而感到難過。那一刻,蘇校長反思為何自己能對學生寬容,但卻不能對女兒寬容。她開始代入女兒的處境,理解她的困難,最終學習到每個人的學習速度也不一樣的,要一步一步慢慢來。於是,校長跟女兒一起好好休息,休息過後,發現女兒狀態有所改變。自始以後,校長提醒自己要先理解女兒,再以尊重、關懷的態度與其同行。

校長的分享,正是此活動的焦點信息:

「善待他人,因為大家都在世上努力地活著。」

(奇蹟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