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小學設「奇蹟日」提升學生能力感——「世上最大的謊言就是你不行。」|《點解生命研究所》

發揮你的想像力,你認為「奇蹟」是甚麼顏色的?
有人說,「奇蹟」是金黃色的, 是一些閃閃發亮的事情。
有人說,「奇蹟」是湖水藍的,是既特別、又亮麗的事情。
有人說,「奇蹟」是紫色的,是充滿神秘感,有待我們開發的事情。

那麼,甚麼是「奇蹟」?
一些神奇、奇妙;極難做到,甚至不可能;獨特、不尋常的,又意想不到的事情?
還是,我們每一個獨特而珍貴的個體,已是奇蹟的存在?

談及「奇蹟」,你認為與小孩子有甚麼關係?
大埔浸信會公立學校為全級三年級的學生,舉辦了一個名為「奇蹟日」的主題體驗日,期望孩子從小發掘個人在言語、行為、愛心、信心和清潔等方面「閃閃發亮」的地方;繼而發揮個人的亮點,欣賞自己身上閃閃發亮的地方;並自發地發展個人的亮點,成為世上的光。

奇蹟,從相信自己開始

生命教育機構課程總監林秋霞老師 (右) 為「奇蹟日」主持

與學校合辦「奇蹟日」的生命教育機構Why Not Education課程總監林秋霞老師指出,

「這個活動把『自信』與『奇蹟』結連,讓孩子自小學習欣賞自己,成為一個對自己有信心的人,以迎接人生中的不同挑戰,並能持續為自己帶來進步與成功——發掘生命的亮點,成為奇蹟的孩子。」

林秋霞老師引述美國成長心理學家卡爾‧皮克哈特 (Carl Pickhardt) 所說,缺乏信心的孩子,通常不願嘗試新事物或迎接挑戰,因為他們害怕失敗或擔心令他人失望,這將令他們裹足不前,難以在學業及事業上獲得成功。與此同時,自信的形成,需要充份的安全感。嬰兒透過哭泣來尋求照顧者的保護,當照顧者「適時出現」、「敏感覺察」、「給予支持」時,嬰兒才能被安撫,獲得安全感。

她補充說,

「對於處於兒童期的三年級孩子,我們提供具安全感的環境及平台,讓他們探索自己的優點,並在同儕的互動及分享中,建立自信心,相信自己是獨一無二的存在,並以此為基礎,持續發掘、發揮及發展自己生命中各個可能性。」

此外,她認為:

「『奇蹟』就是『相信自己』,從平凡到傑出的關鍵是在於『相信自己』。這是指『我做得到』、『我值得』,因而願意做未做過的事情、願意做不願意做的事情、願意做不敢做的事情。一旦孩子信任自己,他們就會懂得怎樣生活,所以自信是師長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自信心可通過後天的思維習慣、刻意挑戰、特定經歷中建立。反之,若未能在兒童期協助孩子『相信自己』,他們就很容易出現無助、無力、無心的沮喪局面,最終失卻自我,處於迷失惶惑的狀態,會窒礙個人成長。」

獨一無二的生命,本身已是奇蹟

學生在「奇蹟發現」的環節中,學習在日常生活發揮及發展自己擁有的亮點

三年級的班主任對「奇蹟」的看法也相當多元,但也有一個共通點——「奇蹟」是美好的事情。

  • 3A羅曉彤老師:低機率實現的美好
  • 3B侯穎霖老師:希望自己做到的事情
  • 3B黃倩祺老師:意想不到的正面事情
  • 3C黃嘉馨老師:需要努力的困難事情
  • 3D何綺琳老師:為人帶來希望的不可能任務
  • 3D陳翠嫻老師:難能可貴的希望
  • 3E黎卓頎老師:尚未發生的美好事情
  • 3F劉世娟老師:化不可能為可能
  • 3F李穎芝老師:明知不可為以為知

致力為各級孩子預備切合其成長需要的生命教育體驗活動的蔡碧蕊校長,對「奇蹟」有甚麼看法?

「借用金喜善同學的話來分享我對『奇蹟』的看法:『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獨一無二,我們自己本身已經是奇蹟。』生命本身就是奇蹟。我們能感受到快樂、喜悅已經是奇蹟,奇蹟是隨時在我們生命中不同的角落出現,它也時刻掌握在你的手中。」

蔡校長續說,

「所以就算只是一個微小的發現,發現到自己一個亮點,善用這個亮點幫助自己,幫助別人,這已經是一個能夠打動人心的奇蹟。很希望鼓勵同學把握在這次活動中學到的,每天都能發現自己的奇蹟,讓自己能夠積極向上,持續進步。」

吳滿堂副校長則認為,「奇蹟」與盡力息息相關。

「談及奇蹟的本質,我認為只要我們盡力完成生命中每一件事,無論果效如何,對我而言其實已經是一個奇蹟。當我們盡力了時,成果未必都符合自己的想望,但當中的得著,能讓人積的經驗,一直進步,推進成長,這何嘗不是一種生活中的奇蹟?」

讓每個孩子都發光

三年級學生踴躍高舉雙手,積極投入參與活動

當你相信自己是「奇蹟」,生命的「奇蹟」就會發生。怎樣才能讓孩子「相信自己」?

校方運用教育家寶帕 (Borba) 的「自尊五感」作為「奇蹟日」的策略方針。

自尊 (Self-esteem),或稱自我肯定,是個體對自身價值的主觀評價,「自尊感」包括五個主要元素分別是:

  • 「獨特感」:清楚認識自己,認為個人有獨特之處,並引以為傲
  • 「能力感」:清楚及接受個人的強弱項,認為自己有能力去面對不同的挑戰
  • 「方向感」:能認清及決定個人的方向和目標
  • 「安全感」:肯定自己的價值,在心理上感到安全、被重視及受保護,不易焦慮
  • 「聯繫感」:感到自己在人際關係中被欣賞、接納及認同,具歸屬感

人們在這幾個範疇的感覺愈強,自尊感也就會愈高。因此,學校期盼透過提升學生的「自尊五感」,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知道自己是世上的「奇蹟」。

世上最大的謊言就是你不行

蔡碧蕊校長跟學生分享自己的「我是奇蹟」獎牌

大埔浸信會公立學校的三年計劃焦點為「追求卓越,發掘亮點」。「卓越」與「亮點」密不可分,學校是學生學習如何做人和做事的地方,讓孩子活用學習策略,促進自主學習,追求卓越;在發現自己卓越之處,發掘亮點,自主地建立良好習慣,培養成長思維。

從小讓孩子發掘、發揮及發展自己的亮點重要嗎?

蔡碧蕊校長認為這次專為三年級學生而設的「奇蹟日」能啟動他們的成長與未來發展。

「三年級的同學處於一個自我探索期,他們有自己的想法,亦開始想變得更自主,是介乎於低年級和高年級間的『中年級』,他們渴求得到別人的欣賞、鼓勵及認同。基於這些成長需要,我們更應鼓勵他們,探尋找到自己的強項和亮點,建立堅穩的信心,以至當他們面對一些新挑戰,甚至是挫敗時,都能勇敢面對,跨越難關。當小朋友了解自己後,便可鞏固自我認同感,更有信心去面對他們的將來。」

吳滿堂副校長看到學生對自己看法正面的轉變。

「起初同學們不知道奇蹟是甚麼,但到活動尾聲時,大部分同學能指出『奇蹟就是發現自身的亮點』,亦有同學說只要盡力去做一件事,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奇蹟。以往小朋友大多認為成績好、比賽獲獎就是優點,但活動過後,他們發現原來品德、性格特質上的亮點,例如犯錯後願意承認,並從錯誤中學習,同樣很值得被表揚。我相信當小朋友學會欣賞自己,將有助提升信心,一步一步做得更好,成就屬於自己的奇蹟。」

現在就是改變的開始

「世上最大的謊言就是你不行。」

三年級的班主任認為甚麼「奇蹟」是可以發生在每個孩子身上。

3A羅曉彤老師

  • 只要孩子被看見、被欣賞,就會在他身上發生「奇蹟」

3B侯穎霖老師

  • 當學生被看見,被欣賞,他們就知道自己是寶藏,會自己發掘自己,以及跟同學互相發掘彼此的亮點

3B黃倩祺老師

  • 因被大人看見或欣賞而成就一些不可能的事情,即奇蹟

3C黃嘉馨老師

  • 相信自己,總會被看見、被欣賞

3D何綺琳老師

  • 當孩子被看見和被欣賞,便能相信自己有能力去找尋「奇蹟」

3D陳翠嫻老師

  • 只要你願意欣賞,奇蹟就會出現

3E黎卓頎老師

  • 相信自己,創出不可能——這是屬於你自己的奇蹟

3F劉世娟老師

  • 當被看見和欣賞,學生就會更積極發掘自己的亮點,成就更多不可能

3F李穎芝老師

  • 因被看見及被欣賞,令孩子變得有自信,能成就任何事情,這就是奇蹟

「這件事你一定要永遠記得:
你比你所相信的更勇敢,
比你看起來的更堅強,
比你所想像的更優秀。」

《小熊維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