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解鎖】挫折體驗領學生作生涯教育,「解鎖」比職涯規劃更重要的事|《點解生命研究所》

聯想題:
「生涯」、「成就」、「解鎖」,把這三個詞語放在一起,試運用想像力回答以下問題。

  1. 你即時聯想到甚麼?
  2. 三者之間有甚麼關係?
  3. 它們對生命成長有甚麼意義?

一間小學運用上述三個詞語,構思了一個體驗式的生涯教育活動:「成就解鎖大聯盟」。全校學生化作「解鎖專員」,在三天中透過六個解鎖活動,感受及領悟到比「生涯規劃」更重要的事——「我最大的成就,就是成為我自己」。

從來如此就是對的嗎?

中華基督教會全完第二小學每年都會以創意方式推動正向教育

主流社會通常這樣解讀這三個詞語:
.「生涯」會與「規劃」放在一起討論,不少人認為生涯規劃等同就業輔導,並較適用於高中學生。
.「成就」較常被理解為一些成功的作為,即在一些領域達到某個水準,具體指標如成績、業績、功績等。
.而「成就」多與「解鎖」並列,出於電玩遊戲,若完成特定任務後,便能獲得一些獎賞或提升能力值,例如經驗、技能等,然後再升級到另一等級,開啟下一階段的挑戰。

如何重新定義「生涯」、「成就」、「解鎖」,並成為一個體驗互動的主題學習週?

中華基督教會全完第二小學每年聚焦一個特定的正向教育範疇,把一些既定的想法運用創意思維重組,設計為全校性的正向教育活動,例如:

以【聯「幫」週】推動仁愛互助的「正向關係」(Relationships):「校長不見了!」全校總動員營救行動——聯「幫」密探的尋人之旅

以【感歎號】推動感恩慈悲的「正向情緒」(Positive Emotions):童話人物齊登「感‧歎號」——一場令人歎為觀止的感恩求生之旅

以【童話夢工場】推動盡情盡責的「全情投入」(Engagement):在童話夢工場中找尋潛能與熱情——全神貫注、全情投入、全心全意

以【阿得歷險記】推動自我效能感的「正向成就」(Achievement):在一舉兩「得」中成長——Donald得,我都得!

以【正向意義】推動幽默樂觀的「意義」(Meaning):救人自救的幽默周——人人都可以做Humor CHOW

今年,學校選取了「正向關係」這個正向範疇,配合教育局「小學生涯規劃教育」的指引,期望學生「解鎖」生命中所需的軟實力,自主及自信地定義個人「生涯」上的「成就」,從中培育學生對生命的熱情與堅毅。

成就解鎖?人生解難!


生命教育機構課程總監林秋霞老師手持「成就解鎖」的活動標誌

與學校合辦「成就解鎖大聯盟」的生命教育機構Why Not Education課程總監林秋霞老師,多年來積極推動「挫折教育」,她表示這個活動以挫折體驗帶領學生作生涯教育,跟學生「解鎖」比職涯規劃更重要的事。

在活動中擔任「解鎖師」的林秋霞老師這樣理解「生涯」、「成就」、「解鎖」的:

「我所理解的『生涯』是人生不同階段的歷程,我們與世界每天都在變化及成長,因此要好好地規劃一己的人生,不妨抱持開明的態度去認識自己、探索自己不同的可能性、並在生活中作新嘗試,以拓展自己的界限,不宜只聚焦於升學及就業的階梯。」

至於『成就』及『解鎖』方面,林老師表示:

「若只從結果的角度來看待『成就』,實在有點可惜。『成就』應更多元化、也可從過程中發現、亦有一些是人們內在的成就。凡為人們帶來滿足感及自豪感的事情,難道不可視作為『成就』嗎?此外,我認為『解鎖』是一個比喻,能把一個鎖解開,需要合適的鑰匙,我們能順利做到一些事,同樣需要適當的方法。有動機、有目標,亦需要合宜的方法來裡應外合,相輔相成的。」

她續說,

「在人們的『生涯』中,有很多『成就』可以『解鎖』。解鎖大大小小、多元的成就,是一個持續認識及探索自己的過程,並且是一個又一個增加自己能力感的里程碑,這一切皆有助一己更有效地規劃想過的人生。如果人生中的挑戰是一個又一個鎖頭,那麼『解鎖』的能力,就是『解難』的能力。故此,生涯教育的關鍵應是裝備學生『解鎖』生命中一關又一關的能力,使自己成為一個更喜歡的自己。」

林秋霞老師對「解鎖」、「成就」、「生涯」三者關係的理解

換言之,透過各項解鎖任務,除了讓學生認識自己外,亦從中「解鎖」他們在解難時所需的正向態度、價值觀及軟技能;過程中建立孩子的成就感及自主定義何謂「成就」;學生因而願意持續不斷去探索自己的「生涯」,活出理想中的人生,並樂於解鎖人生中大大小小的挑戰。

「希望理論」裡的解難力

學生踴躍及積極參與各項「解鎖」任務

建基於上述的理念,這個活動以「希望理論」(Hope Theory) 為框架,改編成符合校本特色的原創正向教育活動。

美國正向心理學家Charles Richard Snyder提出的「希望理論」由三個方面組成:
目標導向 (Goal):為未來提供方向感的目標
路徑思考 (Pathway Thinking):為特定的目標或所嚮往的未來,設計不同的路徑/方法來達成
行動力思考 (Agency Thinking):持續地保持追求目標的動力,例如對自己能達成目標的信心和自我激勵

校方與生命教育機構參考這個理論,創設了協助學生成就解鎖,人生解難,促進生涯探索的「KEY」,以「希望理論」作基礎,目的是希望使孩子對未來擁有「希望感」。要讓學生從小樂於做一些能提升其自信及能力感的事情,首先要發掘孩子「熱愛」的事物 (Keen on)、其次要讓他們思考追求這些熱愛事物「方法」的果效 (Effectiveness),最後要使他們經年累月「持續」保持動力及自我激勵 (Year)。

學生要如何駕馭這條「KEY」?林秋霞老師說,當中的關鍵是「ME」。

「M是思維 (Mindset),積極正面的成長思維、E是經驗 (Experience),包括成功及挫敗的經驗,從而帶出『成就解鎖』的方程式——The KEY is ME。」

生涯教育「闖關化」

這個正向教育週有六關,每通過一關,學生可獲發一個成就徽章貼紙

教育局在2021年,發出小學生涯規劃教育推行策略大綱,旨在培養高小學生認識自我 (興趣、能力、需要、志向)、個人規劃、設立目標、反思與修訂的能力,以及認識升學及事業發展的機會和選擇,協助他們了解自己及探索人生方向,為未來升學投身社會做好準備,並在不同崗位盡展所長,回饋社會。

與此同時,亦重視發展學生的軟技能 (例如自學、解難、協作及溝通能力等)、品行、道德、正面態度和適應力,藉以幫助學生建立自信、掌握學習、社交及決策技巧。

陸雪瑩副校長一直致力推動正向教育,這個主題週是「正向教育X生涯探索」,包括自我認識、目標探尋、正向心態、個人成長及人際相處的軟技巧等內容。

哈佛大學的教授艾倫 (Danielle Allen) 曾提出「以徽章代替分數」,即代表個別能力的徽章代替成績單,認為這已能讓師長知悉學生的學習經歷以及學會了甚麼,且能讓學習變成遊戲般,增如學生的學習動機及興趣。陸副校指三天活動「闖關化」及「遊戲化」,每通過一關便能獲得那一關的「成就證明」,參與者在三天內,完成六關的解鎖任務後,便能收集六個成就徽章貼紙,學生對此反應熱烈及更樂於投入活動中。

現今世界的發展變幻莫測,不少工作已逐漸被機械人取代,亦有很多從前未想過的新興工作陸續面世,教育需要讓學生認識自己,找尋自己在未來的定位。陸副校認為透過生涯教育有助學生從小認識自己:

「從小認識自己很重要,因為認識自己的強弱項能幫助自己成長,尤其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可嘗試運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她指出,生涯教育應是持續和終身的過程,「我希望學生不要糾結當下,亦不要擔憂明天,嘗試突破自己,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令自己進步。」

簡言之,以「成就解鎖」的方程式——The KEY is ME (熱愛、方法、持續、思維、經驗) 來應對充滿難關及不確性的未來。

在「解鎖」中收穫突破

林逸龍校長拿出35年前的牧童笛即場吹奏,並分享當年如何解鎖自己這方面的技能

有本地機構進行「小學生快樂指數調查」,結果發現逾半高小生心理困擾,因此建議學校和家庭應積極推動學生的正向思維,讓學生從小探索生命的意義,追尋想過的人生。學生個人的因素、學校學的學業壓力、家庭的生活素質,皆與學生的心靈健康密不可分。

除了高小學生外,近月更有初小學生對學習感到苦惱的「地鐵辛苦論」。初小生在地鐵車廂對媽媽哭訴:「我真係好辛苦啊你知唔知啊?」,女生表示「好辛苦、我好慘、好難頂」;「妳都唔畀空間我」;「你成日都唔明我」;「無人鍾意我啊而家」;「我好辛苦先可以升到二年級」;「我都唔知忍得幾耐啊,我忍咗好耐喇」;「頂唔順,生存呢個世界上」。可見,小學生的壓力狀況不容小覷,值得師長深入關注及支援。

有鑑於此,林逸龍校長期望是次主題週能「解鎖」學生追求個人理想人生的能力,提升其快樂指數:

「我們發現很多兒童未必有理想;即使有理想的,可能沒有行動;有行動的亦未必有適當的方法;有適當的方法亦未必能持續。所以我們很想協助學生從小找到自己的目標、並探索一些可行的方法、也有持續的行動去追求自己的目標。」

對林逸龍校長而言,他眼中的「成就」是:

「所做的對己對人有長遠而潛藏的好處,未見效,但無動搖——無怨、無悔、無疑、無盡地做有價值的事而不問得失。」

林校長指是次活動「解鎖」了學生的耐性、尊重及專注;「解鎖」了一些價值觀的迷思,對成敗得失的想法有了新的見解;「解鎖」了運用不同渠道表達自己的想法,呈現自己的創造力。

學生:「困難總有它的出路」

學生專注地嘗試解開連環鎖

雷智明副校長表示,以「解鎖成就」為重心的生涯教育,有助學生知道自己的強弱,讓他們聚焦個人的長處,與同儕互補短處,發揮每個人的優勢。

「社會及學校對成就的看法,慣常地與成績及獎項掛勾,但其實孩子努力的過程,已是很了不起的成就。超越自己已是成就、全情投入參與嘗試已是成就、能成為下一階段的開始已是成就。」

對雷副校而言,

「比結果更重要的是,在『解鎖成就』的過程中,知道自己的潛能,不用與人相比,但求勇於嘗試、突破自己、全情投入;讓小朋友掌握解鎖成就的方法,持續發現自己在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成就,讓自己變得更有信心,並轉移至日常學習中。」

三天活動過後,對孩子而言,甚麼是「成就」?整理了他們的多角度想法如下:

  1. 做你一直期待的事
  2. 從未嘗試的新開始
  3. 嘗試帶來的新轉機
  4. 不嘗試就一定會失敗
  5. 用心完成每一個目標
  6. 結果重要過程亦然
  7. 全情投入享受過程
  8. 勇敢面對積極開始
  9. 需要努力爭取的
  10. 用盡自己最大努力
  11. 相信自己的過程
  12. 不斷累積的結果
  13. 不論成敗地突破自己
  14. 突破難關難關會過
  15. 縱失敗亦不放棄
  16. 困難總有它的出路
  17. 運用多元方法去達成
  18. 獲得非物質的收穫
  19. 值得自豪的會心微笑
  20. 人生不應以半途而廢作結
  21. 成為喜愛的自己
  22. 更深入了解自己
  23. 人生獨特的故事
  24. 與未來息息相關

「You may restart now。不要糾結在挫敗中,隨時都可以重新開始。而且我們不是由零開始,而是由自己所擁有的東西之基礎上重新開始。」

雷副校以這番話勉勵學生。

人生就是一個不斷發現難題,以及解決難題的過程。讓我們培育孩子專注在方法,而不是問題上——

成就不是奇蹟,
而是累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