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教育】讓家長與孩子結連:體驗子女的苦楚,發現孩子的挫折|《點解生命研究所》

回想一件小時候,最不喜歡父母對自己做的事。
你覺得父母當時了解自己嗎?為甚麼?

當家長成為大人後,也會忘了自己曾是孩子。
為甚麼當初討厭父母對自己做的事,不知不覺也會做回孩子身上?

大埔浸信會公立學校在12月,為全校初小及高小的家長,舉辦兩個不同主題的體驗工作坊。這間學校近年以多元有趣的形式,積極推動家長教育的發展,例如連續多年設計及籌組親子活動,例如「幸福失敗日」、「幸福存在家‧幸福存在加」等以「幸福」為題的活動。

讓家長與孩子結連

要教導孩子勇於嘗試,家長們首先以身作則

「我一直也很愛我的孩子。」父母說。

「他們很愛我,但他們不懂愛我。」孩子說。

工作坊提出以下問題,引發家長深思:父母平日如何與子女互動?父母與子女的互動方式,將如何影響其個人成長及人際互動?孩子日後的成長與成就,與父母的管教方式有甚麼關係?

有機構於2021年,進行一個關於父母和子女於疫情下的親子溝通,以及雙職家庭支援問題調查。結果顯示,有三成家長認為,子女在家網課後,增加雙方的衝突次數;與此同時,孩子渴望與父母一起玩耍,但家長則更為關注孩子學業。

這個背景,正正就是蔡碧蕊校長,銳意在校推動家長生命教育的主要因由:

「學生生命的改變,需要家長的支援;而讓家長能夠支援孩子前,學校首先一定要支援家長。」問及如何有效地支援家長時,蔡校長說:「我們要讓家長與孩子結連。」

她認為親子能「結連」的關鍵在於「了解」。若家長了解子女的能力、興趣、需要,多看他們各方各面的努力,除學習外,孩子其他方面的付出及進步,也值得被看見及欣賞:

「你看他們很優秀,他們就會優秀給你看!」

蔡碧蕊校長還引述一位媽媽與女兒互動的經歷,

「這位媽媽參加了學校舉辦的家長活動後,回家立刻實踐,連續多天寫信給自己的女兒,具體寫下女兒在日常生活中懂事、進步的點滴。愈鼓勵愈欣賞女兒,女兒更自發地想做得更好。」

蔡校長鼓勵家長在教養孩子的路上,若多一點觀察及欣賞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多一點同理及接納,這將能大大與孩子結連,從而改善親子關係。

了解孩子前,家長應先了解自己

生命教育機構總監林秋霞老師 (中),與學校合辦一系列家長教育活動,是這次工作坊的講員

校方認為要有效及全面地建立學生正向價值觀,家長教育擔當了不可或許的角色。有別於一般的家長講座,學校籌組的家長活動以「體驗」為主,讓父母先體會子女的困難及痛楚,繼而發現他們的挫折及真正需要。

與學校合辦一系列家長教育活動,生命教育機構總監林秋霞老師認為,

「家長教育的最終目的不單是讓父母掌握不同類型的教養之道,更重要的是讓父母了解自己,不論是過去,現在,或將來的自己。」

她補充說,

「值得家長思考的是,究竟他們想成為怎樣的父母。過去,他們無法選擇自己原生家庭的父母,但如今他們可以選擇成為怎樣的父母。」

林老師表示接觸過無數家庭,發現家庭中的觀念及文化,很有可能會「世襲」的,即原生家庭中的一些價值觀、待人接物方式,不論個人喜歡與否,也有機會不知不覺地「一代傳一代」。父母是子女的重要他人,孩子在家庭的「社教化」中,學習成為一個怎樣的人。故此,校方鼓勵家長認識自己屬於哪一類的父母,並從中思考對子女成長的利弊。

父母也要體諒自己

爸爸們相當積極投入家長體驗工作坊的活動中

工作坊中提及,家長們都很認真地想做一個好家長,總是很擔心自己是不是做得不夠好、不夠正確。講員提醒現場的家長,完美父母在現實中並不存在。這不是說不認真對待自己的子女,而是應先認識自己,善待自己,這樣才能更好地認識及善待孩子。

吳滿堂副校長認為,關注孩子的行為前,應先關注自己的狀態。因為父母的狀態,也會影響其教養行為。他以其自身經歷為例作分享:隨著子女年齡漸長,未必完全認識孩子間流行的事物。當子女對他說:「你懂甚麼?」吳副校坦承那刻的確有情緒。然而,他那刻接納自己的情緒,並不以情緒化的表達作回應,取而代之的是幽默地說:「我不懂你可以教我嘛!」後來,他更常以孩子喜歡的人事物,作為親子間的話題,促進彼此的關係。

在是次工作坊中,讓吳副校最深刻的是父親們的真情流露。

「作為爸爸,要在大家面前分享養育子女的經歷真的不容易,但他們很勇敢,亦很樂於分享,讓其他爸爸也大受鼓舞,紛紛願意主動回應。」

這正是吳副校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我們要嘗試才會找到同路人,原地踏步是很難看見出路的!」

父母曾經也是孩子

現場不少家長被工作坊的內容所觸動

「大人都忘了,他們也曾經是小孩。他們的口袋裡,曾經藏有各種怪獸,他們的腦袋裡,曾經浮現奇幻彩虹。」(幾米)

林老師強調,父母曾經也是孩子。父母也是人。無論大人或孩子,每個人的情緒感受,都是同等重要的,都需要被看見的。所有的大人與孩子,都值得被善待。當家長發現自己很受傷,可以先停下來,好好接納自己受傷的感覺,當自己的情緒被安撫了,再回頭去回應孩子,將更有效處理親子衝突。

「你的孩子幾多歲,你就是幾多歲的家長。」

工作坊中的這句總結,觸動了不少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