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教育】挫折幸福日:從挫折走向幸福的未來|《點解生命研究所》

當孩子遭遇困難時……

當孩子灰心失意時……

當孩子不相信自己時……

作為家長的你會如何應對?

在電影《麥兜我和我媽媽》中,麥太這樣對麥兜說:

「全世界的人不信你,我也會信你;全世界的人不愛你,我也會愛你。我愛你愛到心肝裡,我信你信到腳趾頭裡。」

麥兜童年時的物質生活或許不甚豐富,但媽媽給予非物質的愛與關懷卻滿滿有餘。在《麥兜響噹噹》中,麥兜這段話盡顯對母親的感恩之情:

「我希望我爭氣,媽媽不用掉眼淚,不會有更年期。如果媽媽開心,我願意以後再也不吃我最喜歡的雞。」

挫折中有幸福,以幸福應對挫折

大埔浸信會公立學校的「幸福教育」實踐

自2020年起至今,大埔浸信會公立學校連續四年以「幸福」作為主題,推動小一親子生命教育體驗活動,藉以推動香港的「幸福教育」,目的是希望讓親子在體驗及互動中,共同培養「幸福思維」及「成長思維」,栽培孩子成為幸福與優秀的新世代人才。

  • 第一年【幸福方程式:幸福存在家,幸福存在「加」】——「幸福的奇蹟,不斷的累積」
  • 第二年【幸福失敗日:幸福銀行】——「失敗中有幸福,幸福能帶來成功」
  • 第三年【幸福的滋味:幸福食堂】——「以食物承傳愛,以愛成全幸福」
  • 第四年【幸福的模樣:幸福照相館】——「讓我幸福,不如陪我變得幸福」

家長及子女在過去、現在及將來隱而未見的「挫折」,也會有聲及無聲地影響親子關係,是故讓家長體會「在挫折中學習幸福,以幸福來應對未來」,能促進親子的理解、包容,鼓勵彼此同心同行。因此,學校與生命教育機構合作,為家長首辦了一個名為「挫折幸福日」的生命教育體驗日營,藉光影、個案及實踐體驗,讓家長層層遞進地認識及反思「挫折」與「幸福」的關係,並學習以溫暖及有效的方式來陪伴子女成長。

幸福是,在挫折中相信自己

生命教育機構Why Not Education課程總監林秋霞老師,積極在幼中小學推動家長教育

校方相信「幸福是儲起來的,優秀是教出來的」。【挫折幸福日】是專為家長度身而設的生命教育體驗日,通過經驗孩子走過的經歷,在認知、情感、行動三方面的多元體驗活動,掌握正向及有效的教養策略,裝備孩子成為相信自己,內心強大,無懼風雨,既幸福又優秀的未來棟樑。是次家長體驗營以「便當」作引入,開展了橫跨過去、現在及未來三個時空的活動。凡完成這個一天課程的家長,均可獲發生命教育證書:

  • 過去:「挫折便當」—以便當陪伴孩子,走過不想對話的挫折
  • 現在:「挫折便當是幸」——以回饋陪伴孩子,走過不願努力的挫折
  • 未來:「挫折便當是幸福」——以探索陪伴孩子,走過不懂發光的挫折
這次的家長生命教育體驗營想帶出「挫折便當是幸福」的信息

生命教育機構Why Not Education課程總監林秋霞老師認為,在孩子小時候最需要培育一種能力:

「人生未必會一帆風順,但擁有這種能力的孩子,往往能乘風破浪,勇往直前。因為不論風雨有多巨大,內心總是安穩有力——相信自己的能力。」

她續說,

「美國成長心理學家卡爾‧皮克哈特 (Carl Pickhardt) 表示,缺乏信心的孩子,通常不願嘗試新事物或迎接挑戰,因為他們害怕失敗或擔心令他人失望,這將令他們裹足不前,難以在學業及事業上獲得成功。

與此同時,自信的形成,需要充份的安全感。嬰兒透過哭泣來尋求照顧者的保護,當照顧者『適時出現』、『敏感覺察』、『給予支持』時,嬰兒才能被安撫,獲得安全感。對孩童來說,最重要的安全感一定離不開他們的爸爸和媽媽。」

林秋霞老師說,

「『相信自己』是一種『超能力』:超越的能力——超越主流社會對『成功』的單一定義,在擠迫混亂嘈吵的聲音中,確信自己是獨一無二、寶貴而美好的存在,並以此為基礎,持續發掘、發揮及發展自己生命中各個可能性。一個孩子,從平凡到傑出的關鍵在於『相信自己』。

這是指『我做得到』、『我值得』,因而願意做未做過的事情、願意做不願意做的事情、願意做不敢做的事情。要孩子相信自己,家長首先要相信孩子。」

幸福是,在挫折中理解內心

蔡碧蕊校長身體力行實踐充滿溫度的生命教育

近年來,本港學童的精神及心理健康值得社會高度關注。中大醫學院於2023年底公布一項針對本港兒童及青少年的精神健康調查。調查發現,24.4%受訪者在接受訪問前一年,受到至少一種精神疾病困擾。當中最常見的精神疾病困擾依次為「專注力不足或過度活躍症」、「對立性反抗症和品行障礙」、「焦慮症」,以及「抑鬱症」。有十分之一受訪兒童及青少年有睡眠失調問題。

此外,在整體調查對象中,過去一年曾有輕生想法、計劃和行動。常見風險因素可分為三大類,分別是父母有明顯臨床情緒困擾、兒童及青少年自身有睡眠失調,以及學業困難 (如重讀、停學或缺課)。調查中亦有近半數照顧者表示,即使發現兒童及青少年出現臨床精神疾病徵狀,仍不願意向專業人士求助,原因包括認為問題不嚴重、怕被負面標籤或不清楚求助途徑等。

蔡碧蕊校長一直重視學生的心靈需要,尤其強調要從小提升孩子的「心理能量」。這種能量的終極目標,是培育人們「自我調整」的能力,不但做好自我管理,還能幫助自己達成短期目標與長期目標。要知道自己心理能量流動的高低,可從以下四個心理需求作檢視,答案傾向「是」的,「心理能量」就越高,反之亦然:

一、是否擁有樂趣,感覺潛能被激發?
二、是否感覺被群體接納,擁有歸屬感?
三、是否同時擁有控制力及自主性?
四、是否感覺自己是有能力,充滿能量的?

家長們被活動內容所觸動

【挫折幸福日】這個家長活動是先「挫折」再「幸福」,蔡校長表示,這是因為在順境中感受「幸福」相對容易,但若能在「挫折」中仍找尋到「幸福」,這種「幸福」會更堅固和可持續。當父母從一些日常生活情境中,學習理解孩子的期待、恐懼及需要,將能大大提升他們的「心理能量」。

「心理能量」亦可運用著名心理治療師阿德勒提出孩子的四大渴望 (4C) 來進一步說明。若能理解他們的渴望,不但能讓對方感到被支持,還能促進良好的親子互動:

有連結 (Connection):有所歸屬及感到安全
有能力 (Capable):有能力自制、自律、自立
有意義 (Counts):有貢獻,感到有價值
有勇氣 (Courage):有信心面對挑戰

幸福是,在挫折中真誠交流

吳滿堂副校長認為親子相處的關鍵是有效的溝通原則及方式

「大人經常以為和我們說很多話,就是溝通了。
其實他們都是自己講,自己爽;
而我們通常都是假裝在聽,然後一邊進另一邊出。
我們到底有沒有聽進去,他們不管,只要他們有講就算了。」《小孩不笨2》

吳滿堂副校長認為每個人心目中都有把鎖,我們要找到鑰匙才能開啟別人的心窗。父母與子女的溝通正是如此。溝通是一種雙向交流、互動的過程,人際溝通可分為語言和非語言溝通。語言溝通指與人交談所採用的言語;而非語言溝通,則指語言以外的溝通方式,包括表情動作、姿勢等身體語言、音調、聲線、語調等。溝通過程包含了三個重要元素:「傳信者」、「信息」和「受信者」,可見有來有往地傳遞信息才是溝通,單方面的傳遞信息並非溝通。

父母化身為學生,體驗平日子女在校體驗的生命教育活動

是次家長體驗營跟家長分享「一致型」(表裡如一,內外一致) 的溝通方式:

A. 關注他人

  • 聆聽他人
  • 顧及他人的感受
  • 理解對方內在的渴望和期待:被尊重、被欣賞、被接納、被認同

B. 關注自己

  • 承認及尊重自己所有的感受,能平和地表達自己內在的渴望和期待
參與的家長投入不同的體驗互動,互相分享及彼此鼓勵
 

C. 關注情境

  • 考慮情境,顧及此時、此地、此刻,適當場合及時機,作合宜的表達

D. 關注表達

  • 不帶任何評判
  • 抱持接納的態度
  • 富有愛心
  • 以一種積極、開放的態度來處理
  • 對事不對人

幸福是,在挫折中以愛滋養

活動期間,家長們互訴心聲,分享教養路上的挫折與幸福

一天的家長生命教育營過後,家長們有甚麼得著及領受?節錄部份心聲如下:

1A葉暠澄家長

  • 我們十分多謝學校給我們機會參加「挫折幸福日」,令我們加深明白,在挫折中學習及成長,令我們知道怎樣去面對未來及現在

1B陳恩寧家長

  • 我們覺得秋霞老師的講課很有感染力,而且課程鬆緊安排得當,結合日本影片來分析主角的情緒和性格,讓我們有充分的代入感,很受感觸,我們願意學習課堂裡面的知識,與女兒共同努力建設基督化的家庭
  • 我們作為家長的,要像日本媽媽那樣堅持努力做女兒的榜樣,但是也要交托給耶穌,相信那位創始成終的上帝必祝福他的兒女,我們憑著信心向前,必然能夠到達主為我們預備的未來

2C鄺穎希家長

  • 我是很高興能參與上星期六的家長日營。當中有不少體驗及接收許多教育子女的正向方法

4B楊梓臻、3B楊曼萱家長

  • 謝謝你們悉心安排的家長教育課程,讓我上了寶貴的一課。欣賞林秋霞老師繪聲繪色的演繹,令我們印象深刻,十分感謝你們
學校重視家校合作,以愛連繫校園與家園,相輔相成以促進學生健康的發展

4E邱晉霆、4D邱晉謙、2D邱筠雅家長

  • 今次生命教育體驗日營內容很豐富,由淺入深令家長明白到教育子女除了言教,更應該要身教。除了學業成績,更要顧及子女感受,將心比己以他們的角度去設想
  • 成長很漫長,每個小朋友就如一個小盆栽,每個盆栽的生長有快有慢,只要悉心栽培,我們家長充當著泥土及陽光的角色陪伴他們長大。總有一天,他們自然會開花結果。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子女,用肯定認同的說話引導他們,令他們都相信自己會成功,他們就自然會成功
  • 我很喜歡秋霞老師的課堂,亦很喜歡學校為我們安排的一切!感恩我的子女入讀學校的第一年就有生命教育課!我認為這個課堂比學習更重要,而且會一生受用,生命教育可以幫助小朋友找到他們的核心價值,所以真的非常重要

2C沈逸家長

  • 本來報名去「挫折幸福日」是因為我誤會了此活動是個親子互動的交流日,想不到居然是一個長達六個多小時的家長交流。但最後,活動令人喜出望外,讓家長們都過了一個幸福的星期六
  • 挫折便當是幸福,這是個難以想像的命題。秋霞老師原來要給家長上一課電影課,透過小組討論、交流、分享、演講,集思廣益,擴闊和加深大家對事發經過的理解,同理劇中各人的心路歷程。這樣把電影逐段拆解,再輔以問題的做法,能使大家有時間沉澱思緒,有空間去把劇情消化,抽取當中的重點化成自己育兒的養分
  • 我在學童保健工作時,有些孩子會在問卷剔「我一無是處」、「我討厭自己的生活」、「生活中沒有甚麼是我期待的」,我很痛心。我會在談話過程中,盡量讓他們想起自己的優點,在他說自己「冇樣叻,冇樣好」,甚至「我冇咩特別,隨便一個人都可以取代我」時,我總會提醒他們「友善」、「樂於助人」、「真誠」、「坦率」、「承擔」等,都是寶貴的特質。這些特質不同於學業或興趣班上耀眼的成就,卻是默默提供支持自己、支持別人的養份。聽完秋霞老師的工作坊,更能肯定我對同學作出的鼓勵,而且也啟發我更多元化地欣賞別人,包括家裡總是使我勞氣的兒子
  • 我感謝埔浸小的生命教育,不只是一句句口號,而是把種子栽在孩子的心房,並一路滋養他們的成長,由幼苗慢慢茁壯長成一棵棵內心強大的大樹

童年遇到的好大人,會是一輩子的養分

校方特地安排了到會餐點,邀請親子共晉午餐,場面愉快溫馨

「我希望愛你而沒有操控;
賞識你而沒有判斷;
陪伴你而沒有侵擾;
邀請你而沒有強求;
離開你而沒有歉疚;
批評你而沒有指責;
協助你而沒有輕視。
如果我得到你同樣的對待,
我們就能真正相遇相知,
彼此增潤。」


——著名心理治療大師薩提爾,《我的目標》(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