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國花,區有區花。
如果要以一種花作為一間學校的「校花」,你會選擇甚麼花?
甚麼花能突出學校的獨特性,並能盛載對學生別出心裁的祝福?
寶血會思源學校,選取了「向日葵」作為主角,扣連學校的發展方向、學生成長需要,舉辦了一個名為【我是思子王】的小一迎新生命教育活動。透過一系列以向日葵為重點的體驗活動,讓孩子適應小學新生活、感受學校的愛與關懷,並「憑花寄意」,希望他們能從中探索自我及建立目標。
向日葵與「生命成長」
為甚麼學校要以此花作為活動的焦點?
——「讓我們成為向日葵,活出溫暖及熱情的人生。」
學校夥拍生命教育機構Why Not Education舉辦這個活動,其總監林秋霞老師表示,
「向日葵橙黃色的外型像太陽,而且又是迎向太陽而生的花,故又稱作『太陽花』。這種花有兩個層面的意義。在學生方面,暖色系的向日葵予人溫暖明朗之感,我們希望學生的生命不但能溫暖自己,還能溫暖他人。
與此同時,其面向太陽而生的特性,令人聯想到熱情、勇敢、自信的生命素質。在師長方面,如果我們把孩子比喻為『向日葵』,其成長的關鍵養分為『太陽』,那值得老師及家長反思,能促進孩子成長的『太陽』是甚麼?」
林秋霞老師續說,能促進孩子成長的「太陽」可以是對孩子的聆聽、理解、信任、陪伴、關愛等,舉凡有利他們茁壯成長的,也是孩子的「太陽」。
此外,她特別提及向日葵的背面:
「我們通常看到的是向日葵的正面,卻很少留意它的背面。如果孩子是向日葵,我們看到其燦爛的一面外,也要關顧他們看不見的一面,例如面對逆境、遭遇挫折時的心靈狀態。
有時候,孩子不懂表達,這需要師長用心觀察,但亦有不少時候是孩子不願表達,這與大人與他們的溝通、相處模式息息相關。因此,在『孩子看不見的一面』中與他們同行,能更可持續及有效地協助他們健康及快樂地成長。」
向日葵與「內在動機」
向日葵跟這個活動有甚麼關係?
——「向日葵是發自內心喜歡太陽的。」
向日葵最喜歡的是甚麼?太陽。
這從其直立的莖,昂首地隨著太陽轉動、朝著陽光的方向生長便可得知。
如果向日葵最喜歡的是太陽,那孩子最喜歡的是甚麼?校方認為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喜好,當他們找到自己心中的熱情,往往有助他們確立目標,勇往直前。故此,要讓孩子主動及自發地找尋自己熱情的事物,繼而追求個人想過的人生,關鍵在於提升他們的「內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
「內在動機」是指人們為自己而做某件事,為了行為本身固有的回報而做某件事;就像向日葵一樣,其熱愛為太陽,所以不論身處任何境況,眼目都定睛於太陽身上。
郭敏儀校長說,迎新週的焦點信息是「這世界上的人何其多,但卻只有一個你」,希望學生從小願意作多方面的嘗試去認識自己,發掘自己的熱情與亮點,甚至啟動內在動力,從心而發地活得快樂。
她又指,要讓學生從小願意作多方面的嘗試,首要做的是提升其自信:
「小孩從幼稚園升至小一,若能提升他們的自信心,有助鼓勵他們有勇氣面對不同的困難,並在經歷失敗時,學習以堅毅的精神去繼續嘗試。」
「內在動機」與「思子王」
為甚麼要提升孩子的內在動機?
——「一個幸福的人,往往有一個明確的、可帶來快樂和意義的目標,然後努力地去追求。」(泰勒‧班‧沙爾)
與「內在動機」相反的是「外在動機」,即需要外力、他力來使人們做一些事。
若孩子在求學時代沒有「內在動機」,便會倚靠他力的推動去學習,其成效是短暫及不理想的,亦不利其長遠的個人成長,原因是:「只是追求那些外界強加給他的價值和目標的人是不自由的,因為他喪失了內在動機和真正的自主,也無法獲得真正持久的幸福。」(愛德華‧L‧德西)
校方表示,【我是思子王】中的「思子王」有中文及英文的意思。中文既指「思源之子」,即寶血會思源學校的學生,亦指「飲水思源之子」,意指懂得飲水思源的人,突顯學校重視關愛精神的特色。至於英文方面,「思子王」英文名是「The King of C」,當中的「C」分別代表Courage (勇敢無懼)、Confidence (自信積極)、Cherish (感恩珍惜),期望學生「三C而行」——成為帶著勇敢、自信及感恩前進的人。
梁汝輝副校長指,學校運用了獅子作為「思子王」具體的呈現,而獅子的外觀與向日葵相似,遂以「獅子」聯乘「向日葵」,設計成與眾不同的活動吉祥物。不但能取獅子與「思子」同音之效,更能以向日葵作為對孩子生命的祝福:
「希望我們的小孩除了像獅子王一般勇敢外,亦像向日葵一樣迎向太陽,堅毅不息,發出光芒,照耀自己,照耀身邊人。」
「成長思維」與「思子王」
如何能培育孩子的成長思維?
——「不是贏在起跑點,而是願意一直跑。」
三天的迎新週除了想提升小一新生的「內在動機」外,學校更希望裝備他們擁有「成長思維」(Growth Mindset)。
美國史丹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德威克 (Carol Dweck) 指出,人類有兩種思維模式:固化思維 (Fixed Mindset) 及成長思維 (Growth Mindset)。思維模式不但影響我們的行事動機,還會影響我們對成就感的看法:思想決定行動,行動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吳敏儀老師認同從小培養學生成長思維,有助學生建立成就感。
「很多年前已發現,成就感對於小孩子會不會主動學習,讀書入不入腦關係甚大。」
擁有成長思維的人,相信透過後天學習與努力,每個人都能有無限潛力,因此不畏懼困難,勇於嘗試。這樣的人聚焦於繼續學習、堅持面對挑戰、視挫折為學習的機會、選擇挑戰性高的工作。反之,偏向固化思維的人,相信每個人天生擁有固定的智力與才能,避免挑戰與失敗,容易自我設限。這樣的人聚焦於目前表現、輕易放棄、避免犯錯,視挫折為能力不足的表現、選擇容易的工作。
家長:「生命教育很有意義!」
迎新週除了有學生的生命教育體驗活動外,亦有特別為家長而設的體驗工作坊。家長們投入參與,對活動內容有所共鳴,當中更感觸拭淚,場面感人。
三天活動後,家長認為生命教育對子女的成長有正面的影響,節錄部份想法如下:
這個生命教育很有意義,非常有得著
明白小朋友有無限可能性
令我知道應該怎樣與女兒相處會更好
多種讚賞方式
正面去欣賞孩子
孩子需要多鼓勵
教導我們怎樣鼓勵孩子,正向教育孩子
多欣賞,多鼓勵,多陪伴
愛孩子應該用鼓勵、肯定和陪伴去表達
令孩子可以不斷進步
小朋友勇敢了
反思考自己對小朋友要求太高
反省教育小朋友的方式和相處態度
認知自己不足,如何改進做得更好
學會失敗不可怕,要繼續嘗試總會成功
學會給孩子信心,欣賞他的好
校監游勵明修女特地到來參與活動,她勉勵學生及家長:
「小一學生剛來到新環境,很希望藉此活動讓他們有一個新開始,面前雖然有不同的困難,但讓我們透過家庭及學校的合作和同行,培養小孩成為傑出和優秀的好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