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向教育】改編童話故事,重新定義「正向成就」——小學辦特色迎新生命教育週|《點解生命研究所》

甚麼是「成就」?
「成就」對個人而言有何重要性?
「成就」與「正向成就」有甚麼分別?
為甚麼要在小一入學時推動「正向成就」?
「正向成就」對建立孩子的能力感有甚麼深遠影響?

一間小學在今年8月,舉辦了一個以「正向成就」為主題的小一迎新生命教育週,正正能回應上述的關注。

以童話人物推動正向教育

校長及老師扮演能代表學校正向品德的童話人物

中華基督教會全完第二小學自2020年起,以「童話世界總動員」作為校內生命培育的正向計劃,由校長及老師粉墨登場,扮演不同的童話人物,跟學生進行各類的體驗式活動,例如初小主題日、全校主題週。亦曾舉辦過名為【童話人物齊登「感‧歎號」】的生命教育週,與學生探索逆境中感恩的意義,從而帶出「人生不會總一帆風順,但我們可以乘風破浪」的信息。

建基於「童話世界總動員」的正向計劃,學校特地挑選能配合小一學生成長需要的童話故事進行改編,自編自導自演,採「正向成就」為焦點,設計【阿得歷險記:小一迎新生命教育週】的銜接課程及活動。

「Donald得,我都得!」

生命教育機構林秋霞老師在迎新週中扮演「米妮姐姐」一角

與學校合作推動是次活動的生命教育機構Why Not Education總監林秋霞老師指出,迎新週以小鴨「阿得」(英文名:Donald) 為活動主角,展開一連數天的歷險記。

「學生在三天多元體驗活動中,探索個人形象,發掘自身亮點,並學習欣賞同儕,成為一個相信自己,支持別人的好孩子。

我們期望學生在一舉兩『得』中成長:成為『優秀』與『快樂』都『得』的新世代,即使不能決定自己的出身,但卻可以選擇自己的人生。」

林老師續說,

「我們邀請校長及生命培育組的老師,一起參與這個改編故事的舞台劇,藉以帶出『Donald得,我都得』的信息,培育學生遇到困難及挫折時『只係未得,唔係唔得』的成長思維。

我們期盼以形象化、聲畫同步的真人舞台劇,成為新生邁向新階段的歡迎禮,並讓他們在過程中有深刻的記憶點。以後每當孩子想起小鴨時,就會想起『阿得』;想起『阿得』,就會想起『Donald得,我都得』,成為自己逆境中的勵句。這就是我們設計這個活動的初衷。」

校方透過不同的體驗活動,讓學生及家長理解「正向成就」的定義及意義,有別於主流提倡的功名、地位,反而把重心放在「多元成就」、「各展潛能」、「能力感」上。

雷智明副校長表示,

「成就本身,其實按著自己的能力,盡了努力及所能,達到一些水平或目標。而這個水平、目標是因人而異的。只要達到了,或挑戰更高的難度,已可算是一個人的成就了。」

真人演繹改編的童話故事

「阿得歷險記」由林逸龍校長、凌頌然老師及霍安兒老師主演

致力推動正向教育的陸雪瑩副校長說,【阿得歷險記】中的「阿得」是一隻與別不同的小鴨,從小被其他鴨子取笑及拒絕,但其成長過程中遇見欣賞及接納他的花精靈,在花精靈的鼓勵及支援下,他最後在自我形象及人際關係方面,均有正向積極的發展。

陸副校長分享說,

「我們每年也創設一些特色活動,除了希望孩子能適應投入小學新生活外,還期望他們能感受學校的愛與關懷,並從活動中探索自我及建立目標,以提升學生對學校的歸屬感,以及建立一己的成就感。」

她認為,若學校從小培養學生,讓他們在微小的地方收穫成就感,並感受到愛與關懷,將有助孩子健康、開心及正向地成長。

這個活動改編自童話故事《醜小鴨》,由校長及老師粉墨登場飾演當中的角色。林逸龍校長飾演「阿得」,在活動前拍攝人物硬照、主題影片、進行排演,親力親為,放下身段,為教育一再突破自己。

對此,林校長的想法是:

「被邀演出是我的榮幸,很希望能拉近與孩子的距離,讓他們覺得校長和老師是和藹可親的。這樣一來,他們很多事情都願意跟我們分享,願意做好自己給師長們看。同時,在家長的層面,亦希望透過這個角色告訴他們,學校的師長是很樂意為小孩子做有利其成長的事情。」

提升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小朋友聚精會神地觀賞「阿得歷險記」的劇情發展,積極投入參與各個環節

「自我效能感」指個人對自己能否有完成某工作的信念和能力,即一種衡量「你有多相信自己能做好一件事」的標準。如果人們的「自我效能感」低落,他們就很容易出現無助、無力、無心的沮喪局面,最終失卻自我,處於迷失惶惑的狀態,會窒礙個人成長,反之亦然。

校方認為,要讓孩子主動及自發地積極探索、嘗試,在多方面建立正向成就及獲取成就感,關鍵是提升其「自我效能感」,讓他們相信「我得」、「我做得到」。

林校長說,透過三天的迎新週,希望提升小一新生的求學興趣及學習動機,建立對一己的自信,願意不斷嘗試及主動解難,在未來敢於追求自己想過的人生。

家長:好精彩的正向活動!

不少家長被活動內容所感動

三天活動中,學校邀請家長第一天出席觀看小一生進行生命教育體驗活動,第三天則參與家長體驗工作坊,並與子女進行親子互動環節及成長禮。

家長體驗工作坊題目是:「你的父母太愛你了,你的父母也太不會愛你。父母如何對待孩子,孩子將會怎樣對待自己?如何有效及溫暖地陪伴自主成長?」工作坊期間,家長投入參與,踴躍舉手回應主持林秋霞老師的提問及考驗。當觸及一些與子女相處的片段及孩子的心聲時,不少家長有所共鳴,頻頻拭淚,場面感人。

家長在活動後的領受是:

「成績讀書不是生命的全部,還有其他更勝於分數」

「令我明白要多鼓勵小朋友、「更明白自己與孩子」

「透過案例分享,認識孩子的成長」

「瞭解到如何教導及與小朋友相處,發現到自己的不足」

「令父母瞭解孩子,促進親子關係」

「不要把自己的期望加諸小朋友身上」

「令我反思自己的行為」

「正向教育孩子很重要」

「正向教育作開端,教育小朋友」

「要給孩子空間自由度」

「多欣賞、多信任孩子」

「要小朋友改變,先要改變自己」

「學習和小孩相處,給時間及機會他們嘗試」

「精彩」

要孩子改變,家長要先改變

家長踴躍參與各項體驗活動

校方邀請家長寫下活動後,最想對子女說的話,從中反映家長對生命教育、孩子成就的看法。節錄部份家長的話如下:

  • 你係得
  • 你一定得
  • 你是獨一無二的
  • 我相信你
  • 加油,我相信你一定得
  • 相信自己,你可以做到
  • 加油啊,相信自己做到,唔好輕易放棄
  • 只係未得,唔係唔得,Donald 得,我都得
  • 要從失敗學習
  • 多謝你努力做好自己
  • 希望你成為一個優秀快樂善良的孩子
  • 盡力勝於一切,盡了全力,不用和其他人比較
  • 我愛你,我會更信任你,同你一起學習
  • 我會學會放手,讓你探索更多
  • 媽媽和你一齊加油
  • 媽媽想陪你成長,所以希望你給時間媽媽變得更好
  • 愛是最大的力量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