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的學生十分繁忙,白天上學追趕課程,放學後可能還有課外活動,還有各式各樣的測考評估,很少有機會停下來思考自己的人生。對於自己的價值觀、理想和未來的規劃,可能還是一知半解。學校有時會提供生涯規劃,但這些生涯規劃多與職涯探索、升學就業有關,學生有時間思考過自己真正的夢想嗎?
無論心中懷有何種夢想,認識自我都是第一步。透過自我探索的過程,我們能夠挖掘潛在的能力和內在的力量,進而思考生活的方向和目標,找到屬於自己的獨特道路。
在心理學中,「認識自己」稱為「自我覺察」(Self-awareness),這是一種對自身個性、能力、思想和慾望的深刻理解。你是否能夠察覺自己在不同情境下的行為?是否清楚自己的喜好和習慣?他人眼中的你又是甚麼樣子?這些問題都是自我覺察的重要組成部分。
認識自己是一種重要的能力,它對個人的生涯規劃和生活價值具有深遠的影響。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開始這一旅程呢?以下是六個角度,幫助你深入思考,從而更好地認識自己。
1. 價值觀 (Value)

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價值觀,這些價值觀如同指南針,指引著我們的行為和決策。例如,你可能重視「幫助他人」、「追求創造力」、「健康生活」或「理財智慧」。美國社會心理學家沙洛姆 (Shalom H. Schwartz) 曾提出,當一個人面臨疲倦或困難時,擁有明確價值觀的人能更好地克服這些挑戰,持續向前。
要整理自己的價值觀,可透過自我探索的過程,思考哪些事情對你來說是「對的」,並將這些理想和抱負作為座右銘寫下來。這不僅能幫助你清晰地定義自己想成為的樣子,還能作為未來行動的評估標準。
2. 興趣 (Interest)

了解自己的興趣和熱情所在,是自我探索的重要一環。你願意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去研究哪些主題?以下幾個問題可以幫助你找到自己的興趣:
- 我最喜歡討論哪些話題?
- 我對哪些事物充滿好奇?
- 有哪些事情讓我願意花很多時間去做?
尋找熱情和興趣是一段漫長的旅程,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經歷的累積,你會越來越接近真實的自己。
3. 氣質 (Temperament)

不要誤會,這並不是在說你的儀態舉止那種氣質。在心理學上,氣質是指一個人的內在性格特質,這最初是先天決定的,但會受著後天的各種際遇影響,並發展成不同的行為模式。了解自己的氣質可以幫助你更好地認識自己。你或許可以試著自問以下問題:
- 我是喜歡與人互動還是更喜歡獨處?(外向或內向)
- 我是更擅長計劃還是執行?
- 在做決策時,我是依賴直覺還是理性分析?
- 我喜歡關注細節還是大方向?
這些問題能協助你理解自己的性格特徵,繼而更好地適應生活中的各種情境。現時有很多性格測試工具,測量的其實就是你的氣質,例如著名的MBTI性格測試,區分自己是I型人還是E型人,也對了解自己很有幫助。
4. 生理時鐘和習慣 (Circadian Rhythm and Habit)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理時鐘,這是指體力、情緒和智力的週期性變化。了解自己的生物節奏生理時鐘,有助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你不妨思考:
- 我是早起還是晚起的人?
- 在一天中,我的能量高峰期是甚麼時候?
- 甚麼時候我會感到最疲倦?
例如,如果你發現自己在晚上最有創意,那麼可選擇在這段時間進行創作,而在早上則安排一些較輕鬆的任務。
而習慣則是我們經常重複的行為模式。它們可以是每天的作息、飲食習慣,也可以是一些長期養成的行為特點。習慣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幾個階段:
- 觸發因素:引發某種行為的外部刺激
- 例行公事:反覆進行某種行為
- 獎賞:行為帶來的正面反饋,增強行為的動機
- 信念:相信某種行為是有益的
習慣一旦形成,就會自動化地發生,不需要太多的思考和意志力。它們可提高我們的效率,但也可能變成不利的行為模式。
生理時鐘和習慣相互影響。我們的生理時鐘會影響我們的作息習慣,而長期的習慣也會改變我們的生理時鐘。了解並調整它們,有助於我們建立更了解自己,從而建立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
5. 強項和弱項 (Strength and Weakness)

優勢,並不僅僅是外顯的技能或強項,還包括忠誠、尊重他人、熱愛學習等內在的品格特質。認識自己的優勢是建立自信的基礎,並能藉此開拓更多人生的可能性。在這個過程中,你也會意識到自己的短處,誠實面對自己,從而更好地發揮長處,彌補短處。
認識自己是一條漫長而充滿挑戰的旅程,隨著外在環境和內心狀態的變化而不斷演進。保持開放的心態,勇於探索,將會讓你發現不同面向的自己,讓生命充滿更多可能性。如果你不知從何開始,自我反思可能是不錯的選擇。透過寫日記或花時間思考自己的行為、情緒和決策,這可幫助你發現自己的強項和弱項。
6. 追求和使命感 (Pursue and Life Mission)

雖然聽起來有點遠,但思考「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是甚麼?」這個問題或許有助你想得具體一點。有人追求財富、有人追求名利、有人追求體驗、有人追求平靜、有人追求知識、有人追求貢獻,人生到底該追求甚麼?一直都是個沒有標準答案的開放題,重點是甚麼樣的生活會讓你快樂和滿足。
使命感則是當人們對自己存在的目的和意義深刻理解後,藉此引導我們的行為、決策和生活方向。當人們清楚自己的使命感時,面對挑戰和困難時,會更有韌性和毅力去克服障礙。使命感不僅僅是對工作的熱情,更是對生活的全方位理解。
結語
釐清這些元素是一個自我認識的過程,也是一個持續成長的機會。每一次的自我反思和探索,都將輔助我們更清晰地看見自己的內心世界,並讓我們在追求夢想的過程中,變得更加堅定和自信。
無論你目前的狀況如何,保持開放的心態,勇於探索,讓自己在這條自我發現的道路上,活出屬於自己的獨特人生。
作者簡介:思語
- 熱愛看書,特別喜歡冷知識。
- 喜歡逛社交平台,以及看世界不同的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