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視野】氣候變遷:極端天氣的警示,全球升溫即將到達臨界點 | 思語

「氣候變遷」,又稱「氣候變化」,這是指某地區,甚至全球氣候偏離了原定的模式,包括平均降雨量、風向、氣溫、濕度、季節性天氣等的改變。氣候變化不是短暫的,而是長期氣候模式的改變。

目前對氣候變遷討論最多的是「全球暖化」。

「全球暖化」指的是地球表面、海洋和大氣的平均溫度上升。這是人類活動排放溫室氣體 (例如二氧化碳和甲烷) 至大氣層所致。這些溫室氣體積聚於大氣層,令地球出現「溫室效應」。這個趨勢從19世紀中葉伴隨工業化開始,一直到現在持續不斷。關鍵問題是氣溫升高速度在不斷加快,甚至超過了以往任何時期;同時,氣候變暖對地球生態各方面造成的衝擊日益顯著。全球每年日均超過30度的日子不斷上升,各地出現酷熱、極端天氣的狀況日益普遍。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 (IPCC) 在《氣候衝擊、調適與脆弱度》報告中提出,只要全球地表與海洋升溫超過攝氏1.5度,將對人類及環境產生極大的負面衝擊及不可逆的危機。

氣候變遷禍不單行?

「氣候變遷」為世界帶來「極端天氣」。這是指天氣嚴重偏離以往的形態。情況可以短暫或維持一段時間。當全球地表與海洋升溫超過攝氏1.5度的界線,越趨頻繁的熱浪、乾旱與洪災將超越動植物可忍受的範圍,也因此造成許多物種 (如樹木和珊瑚) 大規模死亡。極端天氣有機會在世界各地造成嚴重的天災,例如:水災、旱災、熱浪、暴風雨等,加重災害管理的難度。

  • 水災:全球變暖,使冰川融化,加劇沿海地區的洪水氾濫
  • 旱災:溫度升高,加劇土壤的水分蒸發,加劇乾旱的地方的乾旱程度
  • 熱浪:持續溫度和濕度升高,增加熱浪的強度和出現的頻率
  • 暴風雨:颱風需要溫暖的海水,海水升溫為風暴提供更多能量

此外,氣候變化亦會導致糧食不足。溫度上升、缺乏水或養分,都會妨礙農作物的生長,令收成減少,而極端天氣更會破壞農作物,直接打擊糧食供應。

而且,全球暖化亦令加速水分蒸發,為某些地區帶來旱災,另一些帶來洪水,這樣也會破壞儲水或衛生設施,或污染食水資源,威脅清潔食水的供應。

全球有數百萬人受嚴重的糧食和用水危機所苦,其大多分布在非洲、亞洲、中南美洲、小島國家和北極,甚至越來越多地區和國家面臨陸沉的危機。

還有,氣候變化令人們流離失所。由於「氣候變遷」為世界帶來「極端天氣」,一些地區的民眾要遷移到其他國家,尋求庇護,他們被稱為「氣候移民」。

全球升溫已成定局?

聯合國在《我們共同的未來》報告,提出以「可持續發展」的概念,來處理人類在21世紀面對的嚴峻議題──為地球的未來鋪路:

1. 既能滿足我們現今的需求 (發展),又不損害子孫後代能滿足他們需求的發展模式 (可持續)

2. 經濟、環境和社會三方面的協調和統一,即講求經濟效益、關注生態平衡、追求社會公平,最終達到各方面的全面發展

世界正以兩種方式應對氣候變化:「緩解」和「適應」。

  • 「緩解」:涉及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以阻止氣候變化問題的加劇。例如:減少個人碳足印、避免燃燒化石燃料 (煤炭、石油和天然氣),並利用可再生能源,如:風力,太陽能和水力發電。
  • 「適應」:面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時,預先採取適當行動,以防止或減低氣候變化造成的損失,例如:建立防洪設施、改變耕作模式、增加建築物散熱效能等。

全球人類聯手:淨零排放與碳中和

提到緩解,不免會牽扯到淨零排放與碳中和這兩個話題,畢竟全球暖化的主要成因就是過度排放的溫室氣體。

碳中和 (Carbon Neutral),是指企業、組織或政府在一定時間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與植樹、使用再生能源等方式所累積的減碳量相互抵銷,過程中需透過碳盤查掌握碳排放量/碳足跡,採取減量措施或抵銷行動,使大氣的碳排放量維持現狀、無增無減,達成「碳中和」的狀態。

然而,碳中和概念專注於控制驟增的二氧化碳 (CO2),卻忽略了甲烷 (CH4)、氧化亞氮 (N2O) 等暖化潛力更高的溫室氣體,取而代之的淨零排放 (Net Zero) 成為減緩氣候變遷主要訴求,目的在於讓所有種類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與削減量達到平衡。

不過,透過植樹等方式作為抵銷手段,必須考量環境現實。植樹、碳捕捉等都是排放之後的「挽救措施」,企業及政府不應該只因這些抵銷手段,而忽略最根本且最重要的,是從源頭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所以這些方法是否奏效,還需各國政府和人民通力合作,才有機會逆轉這場環境之戰。

作者簡介:思語

  • 熱愛看書,特別喜歡冷知識。
  • 喜歡逛社交平台,以及看世界不同的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