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教育】失敗中有幸福,幸福能帶來成功:小學辦親子幸福失敗日|《點解生命研究所》

甚麼是「幸福」?

關於「幸福」的不同說法:

「幸福,其實不是『有』,而是『無』

人們總把幸福解讀為『有』:有車、有房、有錢、有權。

但幸福很可能是『無』:無憂、無慮、無病、無災。

『有』,多半是做給別人看的;『無』,才是你自己的。」

「小時候,幸福是一件簡單的事;長大後,簡單是一件幸福的事。」

幸福可以是因為一件簡單的事,但能夠幸福卻非一件簡單的事。不同的人對「幸福」也有不同的想像及解讀。然而,「教育」與「幸福」有甚麼關係?

嘉諾撒培德學校聯同生命教育機構,在新學年前夕,為準小一學生及家長舉辦了「幸福失敗日」的親子體驗活動,親子間共同經歷「失敗中有幸福,幸福能帶來成功」的生命歷程。

教育,是為了讓孩子成為幸福的人

生命教育機構Why Not Education課程總監林秋霞老師 (左),致力在學界推動親子「幸福教育」

——幸福需要教育,教育是為了幸福

學校夥拍的生命教育機構Why Not Education,自2020年起積極在學界推動親子「幸福教育」。其課程總監林秋霞老師指出,不論在新冠疫情年間或後疫時代,「幸福感」(Well-being) 均為全球組織到各國學校最關注的關鍵詞: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OECD) 頒佈了『2030學習羅盤』(Learning Compass 2030),這個指南為未來教育提供了學習框架,提出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孩子成為「幸福」的人,包括探討下一代幸福的定義、思考如何在科技世代下為幸福而教、共創彼此想要的未來,從而讓每個孩子擁有追求幸福的能力。」

當世界急劇改變、社經不景氣之時,要在當下感受幸福,似乎有點強人所難。對此,林秋霞老師認為,正正因為感受幸福很艱難,感受幸福的能力顯得更形重要:

「幸福不是理所當然,在艱難中仍能幸福,是一種祝福,更是一種能力。在艱難的時代下,我們不得不堅強,不得不在日常生活中累積力量,例如幸福的力量。

哈佛大學的《幸福課》風靡全球,這門課的心理學教授泰勒.本.沙哈爾 (Tal Ben-Shahar) 認為,幸福取決於我們『有意識的思維方式』。故此,自小培育孩子的『幸福思維』對其成長具正面的深遠影響。」

家長與子女擁抱,場面溫馨

林老師續說,生活中的幸福或不幸福,外在環境的確佔了一定比例,但能否在生活中感受幸福,更取決於我們「選擇看甚麼」:

「我們能否在習以為常的每天生活中,選擇找尋到當中值得微笑和感謝的地方?我們能否在困難、逆境、挫折、失敗中,選擇看到當中的意義?選擇在『好』中看見『更好』,在『不好』中仍能看見『美好』。

簡言之,To see the Good in every situation。幸福是一種選擇,選擇看甚麼,這就是我們所理解的『幸福思維』。」

因此,學校以「幸福」作為主題,推動小一親子生命教育體驗活動,讓親子在體驗及互動中,共同培養「幸福思維」及「成長思維」,栽培孩子成為幸福與優秀的新世代人才。透過學生主題活動、家長體驗工作坊、親子互動等環節,期望帶出「幸福」與父母正向教養的關係,使孩子自小在「幸福」的家庭環境中成長,從中提升「耐挫力」、培育「恆毅力」、生出「復原力」,以「幸福」來應對幻變的挑戰及考驗。

共創幸福回憶,促進親子關係

校長丁芝敏修女指學校重視孩子的品德成長及價值觀的建立

——「幸福的奇蹟,不斷的累積」

以下兩個有關本港家庭的調查,指出共創幸福回憶有助促進親子關係。

  •  調查一:香港家庭教育學院,在2023年8月公布「復常後的親子關係及精神健康」調查發現,親子關係平均分為3.63 (5分最高)、家庭快樂指數平均分為3.65 (5分最高)。復常後學校追趕課業進度,可能令子女累積壓力,親子亦有機會因課業問題而生衝突
  • 調查二: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在2023年3月公布一個有關「穗、港、澳、台」四地親子關係、父母管教及子職角色需求的調查顯示,香港青少年與家長的親子關係相對較其餘三地為差,親子衝突為四地中最高。逾4成香港受訪父母的管教類型屬於「忽視冷漠型」,即較多父母採用溝通及管教相對較少的教養方式

由此可見,重啟復常後的親子關係,值得社會各界關注。因此,讓親子間建立幸福的回憶,相信有助改善緊繃的親子關係。

校長丁芝敏修女表示,準小一家長及小朋友共同經驗「幸福失敗日」,目的是希望裝備親子雙方的心靈狀態:

「我們要讓他們有心理準備在新的環境學習,亦預備適應新的學習模式,一方面希望小朋友明白即使失敗了,父母和老師也會一直為他們打氣,藉以提升他們的安全感,樂於在滿載愛的地方成長;另一方面亦期盼家長學習放手給子女成長,以愛陪伴子女展開新的階段。」

準小一學生踴躍參與各項活動

丁校長指出,香港多為少子化的小家庭,父母愛錫子女,視他們為掌上明珠,所以很希望他們經歷成功,甚至事事安排妥當,減少他們失敗的機會,但這樣有機會適得其反:

「孩子可能因而不知道甚麼是『失敗』,而且即使面對『失敗』時,父母也想盡辦法為子女思考補救方案。然而,我們的人生並不會一帆風順,及早讓孩子明白失敗不是想像中可怕,面對失敗的過程中建構自信心,反有助他們獲得更大的成長。」

有時候父母對子女的關愛,可能成為了孩子的壓力。丁校長續說:

「例如父母著緊孩子的學業狀況,若能在學業以外透過一些體驗式的學習,讓父母了解子女不同的面向及才幹,有助促進親子關係。活動期間,生命教育導師帶動了家長及小朋友的參與,他們越來越投入,從他們回答問題的聲線、掌聲可見一斑。孩子在活動過程中很開心,父母亦表示看到孩子平日較少看到的另一面,因而感到喜出望外。」

在失敗中成長,以幸福應對失敗

鄭秀英副校長指師長應相信學生的潛能,陪伴他們在失敗中成長

——「失敗中有幸福,幸福能帶來成功」

  • 為甚麼人們會害怕失敗?
  • 愈怕失敗通常愈容易失敗?
  • 自信不足是失敗的主要原因?
  • 如何不怕失敗地突破自己的恐懼?
  • 面對一己恐懼如何成就幸福的人生?

針對「安全感」與「自信心」這兩項影響孩子「心理起跑點」的關鍵,校方舉辦了一個結合「幸福」與「失敗」元素的小一親子日:「幸福失敗日:幸福銀行」。是次活動目的是讓父母及子女共同學習,把焦點從「贏在起跑點」,轉為關注「心理起跑點」,雙方一起探索幸福與失敗的關係,在「失敗」中學習「幸福」,以「幸福」來面對「失敗」,增強其「心理韌性」。

著名臨床心理師陳品皓認為,人生像是參與一場馬拉松,追求的是孩子「願意一直跑」,而非單單的一開始就跑贏。對這間學校而言,教育最重要任務不是要「贏在起跑點」,而是關注學生的「心理起跑點」。擁有強大「心理韌性」的孩子,將會是有自信、有熱情、有耐挫力、有復原力,並能在逆境中感受幸福的孩子。要達至這樣的目標,先要讓孩子從父母及師長身上感受到安全感,再給予不同機會讓孩子建立自信心。

參與活動的家長投入其中,有所感觸

鄭秀英副校長認為「幸福」能提升人們的「抗逆力」:

「我們很想小朋友獲得幸福,但關鍵是如何讓他們獲得幸福?學習面對失敗、促進與家人的關係、裝備日後面對人生挑戰的技能等,這也是小朋友進入人生新階段的重要議題,所以我們刻意把『幸福』與『失敗』連結在一起來探索。」

小朋友在課室進行經歷「失敗」的體驗活動,鄭副校長分享當中的觀察:

「小朋友一開始表示自己『我唔識、我唔得、好難啊』。但是班主任及老師們在他們身邊一直鼓勵,他們繼續挑戰時,做得比第一次好。我們發現小朋友其實不知道自己『得唔得』,只是很怕失敗,遇到困難容易退縮,但只要師長給予鼓勵,並相信他們能夠做到,他們最終也是能夠做到的。」

有研究發現,幸福的人通常將問題視為挑戰,而非威脅,大大減輕個人壓力,甚至能把壓力轉化成動力;幸福的人通常也較健康,有良好的身心靈狀態面對挑戰;幸福的人通常積極樂觀,在人際交往中通常較受歡迎,因此容易獲得一些升遷機會。故此,正正因為幸福的人通常有以上特質,因而較易獲得成功及成就。

緊密的家校合作,內外提升幸福感

梁芯瑜主任表示「幸福教育」有助促進家校合作

——讓我幸福,不如陪我變得幸福

「幸福不是你能左右多少人,而是有多少人在你的左右。

幸福不是你開多豪華的車,而是你開著車平安到家。

幸福不是你存了多少錢,而是天天身心自由,做自己喜歡的事。

幸福不是你的愛人有多漂亮,而是你愛的人笑容有多燦爛。」

「幸福」可以是四個數學符號。

  • 「加」:每天把快樂、值得感恩的事情,點點滴滴累積疊加,儲存起來。
  • 「減」:放下一些我們改變不到的過去、不屬於我們的人事物,從而減輕生命中的重擔。
  • 「乘」:當自己快樂的同時,慷慨地把快樂跟身邊人分享,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樂樂便會因而無窮無盡的。
  • 「除」:除非我們自己放棄幸福,否則沒有人能奪去我們的幸福。
一位媽媽與兒子在分享後溫馨擊掌

梁芯瑜主任坦言,

「家長平日很少跟孩子表達愛,雖然平日很愛錫他們,但往往通過一些行為,而非把愛說出口。今天,他們要把欣賞、道歉、答應孩子的話說出來,場面動人。」

對梁主任而言,幸福與失敗之間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

「我們要在平日累積幸福感,當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挫折,甚或失敗時,我們便可以運用平日累積的幸福感去應對。而當我們能帶笑面對這些困難時,其實無形中也提升了我們的幸福感。」

疫症以來,孩子的社交及親子關係是學校的關注。梁主任說:

「支援學生之餘,亦要支援家長的情緒。幸福教育就是同步支援家長及學生,透過親子體驗活動,促進雙方的交流及分享,共建和諧的家庭。」

孩子們積極嘗試課室的體驗活動

在活動中最讓梁芯瑜主任深刻的是,生命教導師所說的「只係未得,唔係唔得」:

「小朋友在課室經歷的挑戰,一開始真的困難重重,但繼續接受挑戰時,他們不但願意嘗試,技巧甚至比第一次純熟得多,還找到方法去幫助自己完成。這讓我們再次確信,孩子不是做不到,只是需要多些練習及時間。師長從旁鼓勵、指導,能有助孩子提升能力感。」

校方認為「幸福教育」正正是通過真誠的親子互動體驗,來建立難忘的家庭回憶,同時為準小一學生提供展示不同能力的平台,為他們製造成功機會,提升他們的自我效能感。凡此種種期望能讓親子間從內到外感受幸福的滋味;亦以外在的幸福活動,來啟動內在的幸福感。

盡了力的「失敗」,為何不可以「幸福」?

幸福不是一朝一夕,幸福是一點一滴

「失敗」在人生路上無可避免,即便盡力過後也可能會「失敗」。在反思檢討不足前,已經值得給自己肯定,並且不妨在其中發掘一些「幸福」的點滴,例如發現順境時不曾留意的窩心鼓勵、一個更堅強的自己、仍然有再次挑戰自己的機會等。

成語「百折不撓」其實很動人的,可以剛強,可以柔軟,可以復原。學習「失敗」與學習「成功」同樣重要:願意嘗試、不怕失敗、失敗後站起來,起來後更堅壯;過程中學習接納自己、理解自己、欣賞自己,這才是真正強大的「心理韌性」。

我們不知道這些人會不會贏在起跑線上,但他們在人生轉折點、失意點時,內心定會比一般人強大,能一次又一次地站起來。未來巨變,充滿挑戰的世界,需要的正是這樣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