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育】未來教育新方向:逆境中的幸福思維|《點解生命研究所》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OECD) 頒佈了「2030學習羅盤」(OECD Learning Compass 2030),這個指南為未來教育提供了學習框架,提出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孩子成為「幸福」的人。

根據聯合國公佈的「2020年全球幸福報告」,調查153個國家或地區的幸福程度,讓民眾評價個人的幸福程度,再參考相關國家2017至2019年人均收入總值、社會支援、預期壽命、自由度及貪污狀况,從而衡量各國家或地區的排名,香港最終排第78位。

甚麼是「幸福」?

「幸福」有甚麼重要性?

「幸福」與教育有甚麼關係?

香港有與「幸福」相關的課程嗎?

大埔浸信會公立學校深感在全球逆境下,培育孩子成為幸福新一代實在刻不容緩。這間小學舉辦了一個疫症下的小一親子活動——〈幸福存在「家」.幸福存在「加」〉,透過與全級小一學生進行的「幸福存在家」繪本遊戲、與小一家長進行的「快樂與優秀」講座、小一學生與家長進行的「幸福存在加」親子活動,期盼培養學生的「幸福思維」,在知識、價值觀和態度及技能三方面,成為一個充滿幸福感的人。

甚麼是「幸福」?

蔡碧蕊校長落力投入小一親子活動,與參與者打成一片

校方指家庭是孩子最先感受幸福的地方,因此讓他們學習感謝父母及家人的養育之恩、在日常生活中收集令他們感到快樂愉悅的事情,並建立持續點算的習慣,幸福感便能在不知不覺中累積、加疊起來。

有人說,小時候,幸福是一件簡單的事;長大後,簡單是一件幸福的事。

這個想法,跟蔡碧蕊校長認知孩子的「幸福」不謀而合。蔡校長認為,小朋友的「幸福」是他們自己內在的感受,當他們感受到身邊很多人愛惜他們,他們便有安全感,得以健康快樂地成長。

「對小朋友來說,幸福是很簡單的,開心的事,就是幸福的事。而幸福其實俯拾皆是,隨處可得,關鍵是我們有沒有這種『幸福思維』。」

生命教育機構Why Not Education總監、香港「失敗教育」發起人林秋霞老師是這個活動的主持

與學校合作的生命教育機構Why Not Education總監、香港「失敗教育」發起人林秋霞老師,解釋「幸福思維」的意思:

「生活中的幸福或不幸福,外在環境的確佔了一定比例,但能否在生活中感受幸福,更取決於我們『選擇看甚麼』。

我們能否在習以為常的每天生活中,選擇找尋到當中值得微笑和感謝的地方?我們能否在困難、逆境、挫折、失敗中,選擇看到當中的意義?選擇在「好」中看見「更好」,在「不好」中仍能看見「美好」

簡言之,To see the Good in every situation,幸福是一種選擇,選擇看甚麼,這就是我們所理解的『幸福思維』。」

「幸福」有甚麼重要性?

有關「快樂與優秀」的講座內容,令不少家長相當感觸,忍不住落淚

在與小一家長進行有關「快樂與優秀」的講座中,主持提及未來的世界大局:

牛津大學:未來有47%的工作會消失

美國勞動部:預測未來有65%的工作未出現

戴爾公司未來研究中心:到2030年時,高達85%的工作於現在尚未存在

著名理論物理學家霍金:人工智能對人類生存有威脅,機械人大有可能取代人類

世界經濟論壇:出爐的「2022年人才必備10大技能」中,「分析思考與創新」以及「創意力、原創力、主動性」佔了兩位

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 (PISA):亞洲地區的學生,包括香港、澳門、台灣及日本等地學生「抗逆力」弱,害怕「失敗」。這些地區時有出現學生輕生個案,特別在開學前、測考前夕、假期結束後的日子

林秋霞老師向家長提問:

「在以上的估算及趨勢下,我們不禁反思:如今的教育制度,是否能培養感受幸福、積極堅強;才德兼備、創新求變,不被機械人取代的下一代?」

校方認為,在這個急劇變遷的時代下,要感受幸福很艱難,但正正因為感受幸福很艱難,感受幸福的能力顯得更形重要——幸福不是理所當然,在艱難中仍能幸福,是一種祝福,更是一種能力。

「幸福」與教育有甚麼關係?

小一學生在班主任帶領下,在課室裡製作「幸福瓶」

小一學生先在禮堂參與「幸福存在家」繪本遊戲後,分班回課室製作「幸福瓶」。學生需於彩色紙條上,寫出令自己感到幸福十件事。不消一會兒,學生的「幸福瓶」內已有十張幸福紙條。

蔡碧蕊校長問學生回家後,把「幸福」儲存在「幸福瓶」內的舉動會維持多久時,有一個小朋友立刻舉手回答說:

「我每天都會寫!如果我有不懂寫的字,我一定會請教爸爸及媽媽!」蔡校長對這個回應感到相當感動:「孩子不是回應我多少日,在他們的心裡,原來是『每一日』」。

在行為心理學中,要建立一種習慣需持續21天,蔡校長基於21天效應,因而鼓勵學生連續21日進行『把幸福存起來』的習慣,把『儲存幸福』養成一種習慣。

蔡校長徐徐地說:

「幸福與教育有密切的關係,教育本身是希望孩子成為更好的人。

不是說要孩子日後長大成人,能夠自立自主後,才能感受幸福,而是在每一天的學習中,也讓他們體會幸福。

若我們的教育,能讓學生成為一個欣賞自己、對自己有信心的人,能夠向著自己所定的目標進發,每一天也能積極上進,每一天也在做自己喜歡做的事。這樣,教育已經能讓學生從小就感受幸福。」

孩子:「爸爸幸福,我也幸福。」

小一學生與父母在禮堂進行「幸福存在加」親子活動

整個活動的壓軸環節是小一學生與家長,在保持社交距離的原則下,分批於禮堂進行的「幸福存在加」親子活動。親子間互相對望,父母先讀出給孩子的「幸福告白信」,然後孩子再請父母在其「幸福瓶」內抽三張「幸福紙條」,由孩子親自告知父母讓其感到幸福的事情。

親子間的真摯深情的互動,使現場的家長及老師也熱淚盈眶。陳麗華主任是1D班主任,令她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孩子說:「爸爸幸福,我也幸福。」盧永賢老師補充說,這一幕也觸動了他:

「一些大人也未必能說出口的話,但竟然從一位小一的口中說出,令人感到尤其可貴。」

最令1E班主任鄭思玲老師、鄺詠妍老師感動的是,一位媽媽表示自己很緊張,雙手在顫抖。孩子把自己的手輕輕放在媽媽的手上,彷彿告訴媽媽說:不用怕,有我在。兩位老師坦言這個微小的舉動,讓現場的參與者也感到窩心及溫暖。

亦一位媽媽說自己很幸福,因為有站在面前的女兒,然後她緊緊地擁抱女兒。女兒默默地聆聽,當媽媽擁抱自己時,她先忍不住流淚,後再泣不成聲。

吳滿堂副校長認為在疫情下,家長與孩子可能因為多了機會在家,因而增加了衝突的機會:

「親子間可能少了說互相鼓勵、表達愛意的話。今天正好有一些機會讓他們彼此表達愛與關懷。我們平日常常鼓勵孩子,但其實父母也很需要鼓勵,相信彼此都會記得今天大家所說過的話,成為他們日後成長的養分。」

幸福是「加減乘除」

學校指活動過後,會繼續鼓勵學生每天記下令他們感幸福的事

林秋霞老師以四個數學符號來總結她的「幸福之道」。

「加」:每天把快樂、值得感恩的事情,點點滴滴累積疊加,儲存起來。

「減」:放下一些我們改變不到的過去、不屬於我們的人事物,從而減輕生命中的重擔。

「乘」:當自己快樂的同時,慷慨地把快樂跟身邊人分享,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樂樂便會因而無窮無盡的。

「除」:除非我們自己放棄幸福,否則沒有人能奪去我們的幸福。

林老師緩緩地說:

「不是因為生活變好了,

你才幸福。

而是因為你先幸福了,

生活才變好。」